您的
智能关务管家
ORCEP
400-099-9825
2021-08-09
碳排放边境调节机制(CBAM)
在2021年7月14日,欧盟推出了全球首个“碳排放边境调节机制”(CBAM),顺利获得向欧盟出口的特定商品(如水泥、化肥、钢铁、铝等)征收碳排放费用,来更好地解决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导致的“碳泄露”问题。CBAM计划于2023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并设置了三年过渡期,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征收碳关税。
对我国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根据欧盟统计局2021年2月15日发布的外贸数据显示,2020年欧盟27国与中国货物贸易在疫情中逆势增长,并且中国首次取代了美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出口欧盟的商品约为3835亿欧元。在这些商品当中,机电、防疫医疗用品、纺织品等为较多出口的产品,而属于高碳产业的钢铁、化工等产品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CBAM的实施,势必将会对我国出口产业造成影响。
我国高耗能发电为主,碳足迹明显高于欧洲平均水平
我国活力发电占全国发电总量的67.87%,并且主要以煤炭燃料为主,相比欧盟国家多样化与清洁化的发电结构(欧盟清洁能源发电比例将近60%,并且从2014年起可再生能源发电就已经超过了煤炭与核能),中国高能耗企业的碳足迹明显要高于欧盟平均水平。
中国的碳排放交易权市场尚未成熟,现阶段恐难减缓CBAM机制带来的影响
中国已将涉及碳排放交易权的行业扩大至发电、化工、石化、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八个行业,同时受控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包含例如全氟化碳等其他种类的温室气体。如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产品未涵盖CBAM机制所规定的范围,将被欧盟征收碳税,则会对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产生显著的影响。
中国的碳交易价格明显低于欧盟碳市场价格,可能触发欧盟施加额外费用
现在我国试点碳价格平均为4欧元左右,而欧盟价格基本为30欧元左右。对于欧洲生产企业来说,生产的产品所要付出的碳成本明显要高于中国企业。因此后续CBAM正式实施后,欧盟可能会因为中国碳成本相对比较低为由对已纳入中国碳交易部分的碳排放征收一定的碳税。
以中国的钢铁行业为例,2020年中国的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碳排放总量的60%以上,由于中国钢铁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结构不断以长流程为主导,电炉钢产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分之一,某些发达国家的7分之一。中国企业因碳排放高,出口欧盟的钢铁产品将被缴纳高额的碳关税,因此相较于其他在钢铁生产工艺上拥有更高的碳利用效率的国家而言,中国的钢铁成本优势将逐渐缩小并消失。
企业如何应对
欧盟CBAM机制的颁布,势必会对以出口产品至欧盟为主的企业带来巨大的价格竞争转变。许多欧洲的企业已经在近十几年顺利获得研发更环保的生产设备及技术,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碳排放机制,拥有重组的管理碳排放的经验,而中国的企业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CBAM的实施,势必会成为欧洲本土企业有利的竞争优势。对于中国还未重视在碳排放情况梳理、报告和管理的企业,需要迅速建立起相关能力和机制,尽可能地迎头赶上,以保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优势。
为了应对欧盟的“碳排放边境调节机制”可能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建议企业可以持续考虑以下四项举措:
风险评估
制定内部碳定价
智能化管理模式
编制指导手册
本文由普橘咨询编制,内容仅供参考。我们建议读者就有关资料作出行动前咨询我司顾问的专业意见。
关注EVO视讯(中国)
EVO视讯(中国)OTECH
大橘市
企业咨询
咨询热线
400-099-9825